向日葵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向日葵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向日葵花朵的形、色及人们赋予它的寓意。
2、欣赏、观察、分析向日葵,在视、听中感受它的线、色和情绪。表现心中会跳舞的向日葵。
3、体会音美融合作业的快乐。
教学重点:体会音乐表现舞蹈的向日葵。
教学难点:用舞动的花瓣和符合情绪的色彩表现向日葵。
教学设计:
一、谜语导入
1、出示谜面
高高个儿一身青,
金黄圆脸喜盈盈。
天天对着太阳笑,
结的果实数不清。
揭示谜底(向日葵)
2、交流喜欢向日葵的理由
3、揭示课题板书:向日葵
二、视听感受
1、引导学生了解向日葵
㈠了解向日葵花的组成部分
㈡分析向日葵形状
2、音乐感受向日葵舞蹈姿态
㈠听音乐,询问感受
㈡表现舞动的向日葵花瓣
3、舞动表演,设计造型
4、补充课题板书:会跳舞的(向日葵)
三、练习创作
学生随音乐创作会跳舞的向日葵
四、感悟表现
1、欣赏音乐感受颜色
2、教师演示涂色,剪轮廓
五、联系创作
学生结合音乐表现向日葵的色彩,完成会跳舞的向日葵
六、活动展示
学生将向日葵做成头饰或戴在手掌上舞动展示
七、交流小结
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让幼儿感受作品的美。
2、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表述与评价,增强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力。
3、激发幼儿创作的愿望,感受绘画带给自己的快乐。
准备:
1、PPT课件。画有花瓶的背景画一张。
2、油画棒每人一盒,绘画纸一张,剪刀。
过程:
一、出示向日葵实物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向日葵)向日葵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因为向日葵的脸总是一直向着太阳,太阳到哪里,它的脸就向哪里。所以叫向日葵。
二、出示梵高作品《向日葵》,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一幅美丽的向日葵绘画,这是外国的一位画家画的,世界上许多人都喜欢他画的向日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幼儿欣赏作品。
1、让幼儿叙述对画面的第一感受。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鼓励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充分肯定每一个幼儿的感觉、感受,并让所有的幼儿能够分享到同伴的不同审美体验。教师小结。
2、色彩的感受。
师:(1)小朋友,你们看看这幅画什么颜色?
(2)你们最喜欢画中的哪一种颜色?为什么?
(3)哪种最多?(黄色)
(4)你们喜欢这种颜色吗?
(5)你们看到黄色有什么感觉?(高兴,激动、热情…….)
幼儿分别回答。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受到画面中黄色为主、其他色为辅,同时关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对比色的使用比例。这样画面才能饱满、好看。
3、构图的感受。
师:(1)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画除了向日葵,还有什么?(花瓶)
(2)那么有几朵向日葵,我们来数一数吧。(14朵)
(3)这些向日葵都一样吗?(有的低下了头,有的仰着头)是不是都朝着一个方向?(不是)那都有哪些方向呢?我请小朋友用红色的箭头标志把向日葵的方向标出来,而且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向日葵各个方向的姿态,哪个小朋友愿意?(幼儿操作)
4、线条的感受。
师:我们来看看向日葵的花瓣。向日葵的花瓣是什么样的?它们好像在干什么?(跳舞……)引导幼儿感觉和体验作品中线条的夸张大胆和扭曲,感受到画面中的向日葵充满着生命的力量。
师:对了,向日葵好像在舞蹈,有的低下头,有的仰起头,有的扭动身体,漂不漂亮?你们喜欢吗?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也像向日葵那样听音乐扭动你们的身体,好像你们自己就是一朵朵美丽的充满活力的向日葵,好吗?(幼儿表现)
教师小结:刚刚小朋友表现的真好,舞跳得很美,你们就像一朵朵美丽的向日葵,我们给自己鼓鼓掌吧!
四、认识梵高。
师: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那么这幅画是谁画的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梵高)这个叔叔就是文森特?凡高,凡高叔叔是荷兰的大画家。他的画受到世界很多人的喜欢。这幅《向日葵》就是他画的。老师还悄悄地告诉你们一个凡高叔叔的小秘密。他最喜欢的花就是向日葵了。我们一起看看他其它的向日葵画。
五、创作《向日葵》,激发幼儿创作一幅“向日葵”作品。
介绍绘画要求:请小朋友在画纸上画一幅自己的向日葵画。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欣赏了大画家的作品,你们愿意把自己当成大画家,画个向日葵吗?现在我们小朋友画一朵你喜欢的向日葵,画的时候要大胆,色彩要亮丽,看看谁画的向日葵最好看,好不好?
播放音乐,幼儿创作,老师指导。
六、评价,展示作品。
出示画有花瓶的背景画,幼儿把自己的向日葵剪贴到范画中,合作完成一幅向日葵作品。
小结:我们的《向日葵》画得怎么样?小朋友画的真好,吴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也许你们以后也能成为一个像梵高一样的大画家。
教学内容:
1、第一课《向日葵》(九年义务教育音乐学科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八册)
2、第二课时
教学分析:
因为要求借班上课,对实验小学四(3)班学生的音乐情况不太清楚。据了解第一课教学时,对休止符、节奏、归韵、衬腔的演唱等尚未完全解决,因此这些将是我这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设计在:
1、声音的训练:歌曲设在教材第八册教材中,学生处于中高年级段,声音是最好的状态,进行声音的辅导是必要的,通过熟悉的歌曲让学生掌握一点正确的歌唱状态与歌唱方法是可行的。歌曲的韵脚都落在了韵母“ao”上,解决好“ao”的唱法是声音训练的重点。“ao”属于“姚条”辙,属半嘬口音,演唱时要求口型的正确、声音的高位置。
2、休止符:休止符在音乐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作曲家用来刻画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本歌曲是4/4拍,节奏颇有特点,每一乐句的第一拍都是四分休止符,但四句又有所不同。第三、四乐句属于弱起。而第一、二乐句是一个典型的切分节奏“0 x - x”,既然是切分节奏那么x―就必然是强拍,不应是弱起。
3、切分节奏:每个乐句都含有切分音节奏,这是歌曲的又一特点。第一、第二在句首出现切分节奏;第三、第四乐句在句中使用跨小节切分节奏。
4、音符的时值:谈到休止符自然就要联系到音符的时值,因为在音乐教学中已是司空见惯的了,也常被忽视,缺乏准确(长了点短了点好像无所谓)。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演唱长音符时,时值往往唱不够。本歌曲的每一乐句最后一个音符都是全音符 x ---,学生往往只演唱两拍x -0 0,形成了 0 0 x x |
x - 0 0 |这样就失去了和声效果,违背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5、衬腔:歌曲每一句最后一小节都有一个模拟布谷鸟叫声的衬腔(为了增加歌曲的童趣),它与下方的长音构成了一个简单得二部和声。在这里是教师们出现问题最多的地方,一是不唱衬腔;二是把衬腔的时值加到旋律中,没有形成和声效果;三是节奏掌握得不好;四是唱对了但是衬腔的音准不够好。本课重点解决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韵母(ao)的演唱方法,处理好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2、启发学生较好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发自内心的感情来演唱。
教学重点:
声音辅导与情感表现
教具准备:
电脑、自制课件、钢琴、大歌篇、录音机、红色笔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感受法、模仿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课件:
请你们猜一猜,这幅图片表现了我们学过的哪首歌曲?《向日葵》
你能用最好听的声音给老师唱一遍吗?(-----------)
学生演唱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声音以及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二、声音辅导
1、 你们唱得真不错,音准、节奏都比较好,我觉得有一点遗憾,这几个字唱得不够完美,听听老师是如何唱的,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用红色的笔圈上)你们读一读。
2、 (ao )辅导如何归韵
注意韵母口型,教师示范,口腔里要有打开的状态。
3、 发声练习: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韵母是“ao”的发声练习。
提示歌唱的状态:身体坐直、内心要有歌唱的欲望、口腔打开、扬眉瞪眼。我们用这种状态来演唱一遍歌曲。
4、 介绍合辙押韵:
这几个字在每句的句尾,你们知道这种形式在歌词创作中称为什么吗? (押韵:是指在一首歌曲中,唱词的某些句子在末尾一个字上有规律的落音,他们的韵母的'主要部分相同,谓之押韵,在句末的这个字我们成为“韵脚”。合辙押韵,在我们歌曲的演唱中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加强了唱词的节奏感;易于记忆,唱起来又顺口;并有利于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听众的内心共鸣)那么这首歌曲要想唱得更美、更动听我们就要唱好这个韵脚。
5、 长拍子时值的处理
你们现在已经唱得很不错了,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你们没有注意,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符我们看一下,唱几拍?(四拍)有多长?画拍唱一唱。
6、 “衬腔”的唱法
“咕咕”的声音位置,在第几拍上?“咕咕”在歌曲中是衬词,他与下面的长音构成了简单的二部和声。(学生唱,老师填空,学生感受老师的声音,如:跳跃、富有弹性、轻巧、高位置)。强调音准。
选出一部分学生演唱衬词。
【设计意图】学会如何演唱韵母(ao),让学生了解歌词在创作上的一种形式和特点,并感受体会合辙押韵给歌曲带来的美感。解决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三、歌曲处理
1、 歌曲分析:(出示课件)
这首歌曲有几段(两段、反复第二段)两段旋律有什么特点?(相同)
一段中有几个乐句?(a、b、c、d)
每一句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节奏:每一句的第一拍休止和切分节奏。
旋律:前三个乐句均先上行然后接以下行,第四乐句则先下行,作连续的波浪形运动,前后统一而又有变化。
【设计意图】感受了解歌曲的节奏与旋律的特点。
2、 情感表现:
我们已经演唱了很多遍歌曲了,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优美的、抒情的)歌曲都写了什么内容?(布谷鸟、向日葵)
“向日葵”有什么特点?(向着太阳转)葵花朵朵向太阳,常比喻太阳就是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我们就是一朵朵的向日葵沐浴在党的阳光下。那你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歌曲?
如何表达歌曲的意境?(当你悄悄地做了一件好事,你的心情如何,是想让大家都知道,还是把它默默地放在心里?)
如何表达内心的自豪感?(要用情、内心的情感演唱,唱得要内在,发自内心的。情感在你的声音里表现出来,而不是脸上)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情感,更好地演唱表现歌曲。
五、演唱形式
你们唱得真不错,非常的投入,我们这么唱是不是太单调了,可不可以变化一种形式?(分角色--独白--布谷鸟--小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变化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与再创造。
六、简介词曲作者
管桦:作家、著名的儿童歌词作家。为我们少年儿童创作很多歌词如《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绿色的祖国》等等。
张文纲:作曲家。为我们少年儿童创作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歌曲如《哈巴狗》、《我们的田野》、《少年先锋之歌》、《我们快乐地歌唱》、《少先队植树歌》等等。
这些歌曲都是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谱写的歌曲,他们的歌曲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你们的爸爸、妈妈都是唱着他们的歌唱长大的。有一首歌曲令我至今难忘,它优美的旋律经常萦绕在我的耳边,让我想起童年的生活,那就是《我们的田野》(出示课件)
教师自弹自唱:《我们的田野》
【设计意图】了解认识老一代为儿童歌曲创作做出突出贡献的艺术家们。
七、小结
歌曲是由词、曲作者创作的(称为“一度创作”),它那优美的旋律和那感人的、富有诗意的歌词是通过演唱者的声音和情感来表现的(这也称为“二度创作”),我们要把歌曲唱得很美、感动自己和他人,首先要正确的演唱歌曲,如节奏的准确、旋律的音高等等;其次又有正确的歌唱方法,优美流畅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感情的、用心的、内在的表现歌曲。
课后反思:
通过《向日葵》的教学,体会颇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好的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重视音乐教学中声乐辅导的意义和作用。克服以往音乐课教学中,教学就是学歌,学生会唱了就是目的,这种以会唱歌为唯一目的的教学现象的存在大大减弱了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掌握一些歌唱方法,有情感的唱好歌曲是音乐教师的职则,终生努力的方向。
2、 认真备课、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更充实更好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更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
3、本课教学我没想的太多,只认为音乐教学就应实实在在的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技能并在学习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文档为doc格式